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钟氏图片 > 家谱图库 >
钟氏图库 | 宗祠祖墓 | 家谱图库 | 活动掠影 | 更多>>

发现清咸丰版玉林钟氏族谱(0/0)

5秒

您已经浏览完所有图片

时间:2011-10-27 23:53 | 浏览次 | 已有0条评论

 不久前,本人在走访钟姓村庄时,发现了一本清代咸丰十一年(1861)修编的玉林《钟氏族谱》,这是迄今现存最古老的钟氏谱牒,比前称最老的民国廿二年(1933)修编的潘岭谱早72年。

       持谱人是宜万公25世孙,他说,这是他祖上留下来的,传了6代人才到了他手上。每传一代,父辈都叮嘱谱中的一段话:“诚以族谱一失,则根本之世系既忘,而支派之尊卑亦紊”,因此每代都把族谱视为至宝,悉心保管。文化大革命时期,他所在的大队是玉林地区“表忠”试点,彻底砸烂一切封资修的东西,他父亲有意交出几幅封建仕女画,才掩护保存了这个族谱     

    修辑这本族谱的人是宜万公20世孙、卖酒山长村钟宪英,资助人有忠良村举人钟甲铨、寒山村武举钟裕光等名流的后代共十几人,捐银5两钱25千文。        

     钟宪英,号丹山,咸丰钦命统领水陆元帅蒋方伯亲赏其六品顶戴,候补分府,授承直郎。其父为童生,故钟宪英从小喜欢读书习字画画,长大后成为远近闻名的书画艺术高手,带领十几个匠工外出揽活,为宗祠、寺庙、厅堂作画镌字,名振一方。无论绘历史人物、神话传说、日月星云、都绘得活灵活现。无论油质、粉质、白描、堆金沥银,样样精通。无论站着绘、躺着绘、倒着绘,都绘得维妙维肖。有一次。伙计还未绘完麒麟的麟甲就撤离了,顾主发现后要补画。在麒麟上方作画的丹山却若无其事,说:“没事,等会就画好。”下面的排架已经拆去,怎么补画呢?只见丹山用右脚姆指头蘸上油彩,坐在排架上,把脚伸下去,用脚指头印画麟甲。初时,顾主还想干涉阻止,却见印画的麟甲与手画的无异,看不出是脚工,也就默许了。此事一传十、十传百,丹山的名气更大了,请他作画的人越来越多,山长村匠工的活计长年不断,他们的足迹东到岑溪,南到廉江,西到横县,北到武宣。光绪年间,鬱林直隶州授丹山“功至树林”匾额。丹山的故事,今山长村人老幼耳熟能详。

   咸丰版《钟氏族谱》是钟宪英的手抄本,书宽11厘米,高19厘米,106页,约2.4万字,钟宪英日复一日,照式逐一抄写,共抄写了四、五十卷,除发给资助人每人一卷外,发外族39卷,最远发至广东廉江石城。

        咸丰版《钟氏族谱》记载了从黄帝到钟离昧、钟接、钟繇、钟绍京、钟穆、钟玠、钟克贤、钟玉京、钟宜万共107世。世系与潘岭谱基本相同。    咸丰版《钟氏族谱》的发现,为玉林钟氏世系正本清源又多了一个佐证,是钟氏文化研究的一大喜事。

三边钟姓族谱彩图
<< 上一图集
钟氏宗谱(钟维财提供)
下一图集 >>
更多
  • 匿名
  •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钟氏宗亲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稿件投递 - 赞助我们 - 隐私保护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RSS订阅
Copyright ©copy; 2011-2017 钟氏宗亲网 版权所有  赣ICP备160008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