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钟氏人物 > 古代人物 >

钟宝

来源:未知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4-01-27 11:11 点击:

钟宝(1645-1704年),广东香山(今珠海市唐家湾镇淇澳门)人。幼事渔业,质朴而有勇略。由于清政府的海禁政策,渔业歉收,后钟宝经营屠宰生意,复告失败,乃聚啸海上走私与打劫,官府莫可奈何。

清康熙二年(1663年),浙人姚启圣任香山县知县,对钟宝予以招抚,钟遂放弃海盗生涯。不久,姚被清廷夺官返籍,钟宝复流为海盗。清康熙十三年(1674 年),为平定耿精忠在浙、闽的叛乱,朝廷命康亲王率军讨伐。姚启圣参加康亲王队伍,召钟宝从军,钟应召带18名乡人投姚。每次战斗,姚、钟皆身先士卒,勇敢敌军,受清政府嘉奖。姚启圣从参谋升至闽浙总督;钟宝由把总、千总升至三品游击将军。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姚、钟攻占海澄、厦门、金门后,钟宝军编入水师,作渡海收复台湾的准备。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廷任命原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全权负责指挥进军台湾事宜。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率钟宝等水师将领,在坐镇厦门的闽浙总督姚启圣支援下,攻占澎湖后向台湾进军。船至鹿耳门,退潮水浅,兵船不能靠岸,施琅无计可施。钟宝自幼在海边捕鱼,熟悉退潮登岸办法,遂向施琅献计,假借泥板(一种像雪撬状的木板,头稍翘,一脚踏在板上,一脚嶝泥推进)可进。施琅从其计,数日内赶制一批泥板,由钟宝趁夜率兵登泥板上岸,向敌军投火药罐,施琅引大军后至,登陆成功,台湾乃告统一,钟宝功升左都督。此后,钟宝一度回乡。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被康熙帝授予陕西潼关参将,在位7年,政绩昭著,升固源镇西路副将。统率八路官兵,防卫西疆,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 年)4月逝于任上。《清史稿》记载他“抚兵民有恩,称为钟佛子”,陕西华阴城曾为他立纪念祠庙。今广东省博物馆陈列鸦片战争前夕淇澳人民抗英斗争时使用过的一门大炮,据传是钟宝平定台湾后带回的荷兰炮。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更多>>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稿件投递 - 赞助我们 - 隐私保护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RSS订阅
    Copyright ©copy; 2011-2017 钟氏宗亲网 版权所有  赣ICP备16000808号